【原聲顯影】全民原教在逢甲,「原聲顯影」看見文化差異與多元共構的臺灣
「全民原教」是近年來社會普遍的共識,也是本校「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與「南島暨文化永續研究中心」不斷推動的任務之一。5月起,本中心與原資中心共同策劃「原聲顯影」影展播放三部影片,5月1日放映《愛戀排灣笛》,謝正男老師擔任與談人同時亦演奏鼻笛、排灣族語吟唱,讓參與師生印象深刻(映後紀錄請見此)。接著於5月15日、20日播映《揹獵物的女人》與《我念的原住民專班》二部紀錄片,並分別邀請《揹獵物的女人》導演余欣蘭、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邱韻芳教授參與映後座談。影展能順利舉辦,最重要的支持來自本校人社院何寄澎院長與臺灣民族誌影像學會。紀錄片映演伴隨台上台下熱絡的討論,在眾人意猶未盡的掌聲中,圓滿畫下句點。
導演余欣蘭(太魯閣族),來自花蓮銅門部落。《揹獵物的女人》是她以母親Heydi為主人公拍攝的紀錄片。Heydi帶著姪兒 Ibaw 往來傳統領域,一同巡視新獵徑,布置陷阱,為來年的獵季作足準備。《揹獵物的女人》捕捉到女性與自然與狩獵相互依存的微妙關係,兩代間的技藝傳承細膩地在一年一度的狩獵行動中層層展開,更讓我們看見,在獲取食物來源的手段之外,狩獵作為今日原住民族捍衛的「文化權」之一,如何進入一般人更難觸及的「性別分工」領域。Heydi自謙道,「我是女人中的男人。」有力地翻轉長期以來普遍認為「狩獵」是男人們的事。映後余導演分享媽媽如何透過自己的能力獲得家族認可,打破了性別的界線而成為女獵人。由於獵人對山林的知識中包含了維繫生態永續的倫理觀,此片對於林保署推動「原住民共管政策」也提供了重要的資訊。
出身排灣族的撒舒優・渥巴拉特長期關注原住民族的權益與發展,拍攝《我念的原住民專班》的背景來自2003年起教育部鼓勵全國各大專院校普設「原住民專班」的政策。影片一方面凸顯了來自現實面的挑戰——由於原專班定位上不是一般科系,有些班級甚至一位專任師資都沒有,在資源的缺乏與不友善的制度之下,勢難建構獨特的課程內容,更不可能孕育以原住民族為主體的高等教育。影片一方面紀錄了在現實挑戰下,老師與學生們不願輕易服輸的倔強和自信,Taba、Azima、Kaynga等在都市長大的同學,透過原專班重新定位族群與土地的關係,並且獨當一面地走入山林,不吝在畢業展中和大家分享傳統狩獵知識,從中我們又看到了許多可能性似乎正從他們一雙雙閃亮的眼神併發開來。映後邱韻芳老師分享擔任暨大原專班主任十年來面臨的點滴甘苦,原資中心温妮追問族群文化在高教中的可能性,韻芳老師進一步解釋目前原住民族知識研究中心的規劃,以及其他的可能性。現場師生亦從自身經驗分享,原漢劃界對雙方都產生被排除感,「全民原教」可能才是讓多元文化落實的最好方式。
「原聲顯影」影展通過民族誌影像紀錄,如實呈現臺灣社會由多元族群共構的事實;正因為我們共同生活在這塊土地上,因此在推展各種公共政策上,更應以理解為基礎,才能引導後續多元族群互動與合作的可能。期盼台灣文化多元的屬性,能夠透過更多的理解來深化我們社會的底蘊,讓我們在面對人類世的各種挑戰時,依舊能夠順利邁步朝向永續發展。
分享: